海大首页 校友总会 教育基金会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校友风采 >> 正文

【校友风采】马玉乾:Cell杂志2019年度最佳论文,入选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

日期:2021.08.31 点击:

马玉乾博士本科毕业于海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,随后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实验室学习;博士期间主要从事非成像视觉感光信号转导研究,发现了参与调控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(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, ipRGCs)持续性的、可重复性的光反应的关键因子。这对于理解ipRGCs介导长时程的瞳孔光反射、昼夜节律、情绪以及大脑发育等非成像视觉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。另外,马博士还打破了哺乳动物不能感知近红外光线的局限,利用上转换纳米材料建立内置的在体“纳米天线”系统,创造性地实现了哺乳动物的裸眼近红外图像视觉能力。


受教育经历

2021.07-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副研究员

2018.07-2021.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博士后

2012.09-2018.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

2008.09-2012.06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 学士


获奖情况

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墨子杰出青年(一等)

2020年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

2019年中国科学院特殊研究助理资助计划

2019年Cell杂志年度最佳论文(1/9)

2019年吴瑞奖学金(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生最高奖项)

2019年张锡钧基金第十五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二等奖

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博士论文

2019年全国博士后创新研究计划

2019年合肥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杰出博士后计划


个人代表性成果

人和动物的感知觉能力受到生命体自身物理化学条件限制,拓展感知的极限一直是人类追求探索的目标。哺乳动物感知光的波谱范围在380-700 nm,波长大于700nm的近红外光无法被哺乳动物感知,同时色盲也是感光光谱缺陷导致的疾病。马玉乾博士利用可注射、自供能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异性结合的“纳米天线” ,结合视觉神经生物学与创新纳米分子修饰技术,突破物理感知极限,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。该项研究成果于2019年04月04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,并被杂志选为本期唯一科普视频进行重点推广。Science、Nature及Nature photonics等杂志也对这一工作做了长篇新闻报道。被Cell杂志评为2019年度最佳论文,入选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。被国内(中国国际电视台、新华社、中国日报、光明日报、北京青年报、江淮晨报、中安在线、中国科学报、北京科技报、安徽日报、合肥晚报、武汉科技报等)、国外(Scientific American、Discovery、NewScientist、nbnews、Twitter、Science Daily、MedicalNewsToday、GIZMODO、Opticals&Photonics、nypost、Eurekalert、sciencealert等等)的各大媒体相继报道。

该研究在加密、安全、人机交互以及视觉疾病(如色盲等)治疗和眼科药物递送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。

代表性成果论文:

Yuqian Ma, Jin Bao, Yuanwei Zhang, Zhanjun Li, Xiangyu Zhou, Changlin Wan, Ling Huang, Yang Zhao, Gang Han, Tian Xue. Mammalian Near-Infrared Image Vision through Injectable and Self-Powered Retinal Nanoantennae.Cell. 2019 Apr 4; 177 (2):243-255.